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,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,推动长三角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。2024年,江苏省委省级机关工委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“四个走在前”“四个新”重大任务,以省级机关党组织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创新项目为抓手,为打造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叫得响的机关党建服务区域发展“品牌项目”启动实施46个创新项目,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生态中心“党建驱动富硒产业科技创新汇聚长三角新质生产力绿色动力”项目成功入选。
区域联动,富硒资源打造新质生产力
长三角地区拥有良好的富硒土地资源,在中国地质学会已经公布的全国天然富硒土地地块名单中,江苏宜兴、淮安,安徽潜山、石台,浙江萧山、嘉善、金华等多地均榜上有名,长三角地区的生态地质调查工作者致力于富硒土地资源调查,富硒农产品研究与开发,协同探索富硒等生命健康元素科学和经济价值,创新生态地质领域的新质生产力,带动农业和康养旅游产业创新升级,推动当地乡村振兴持续发展。
创新示范,探索区域党建引领新模式
省地调院长期深耕富硒土地资源开发,围绕富硒产业开展了党建联盟创建工作,以党建联合共建为抓手,以政治优势促进区域合作共赢发展,开展多样化交流和研讨,形成了与地方政府、省内高校、农林科研院所、兄弟省市地调院、行业协会、相关企业等多层次的党建联盟,探索了“红色党建+绿色生态”新路径,通过“党建+”模式促进产业振兴,助力实现区域乡村振兴,争创服务长三角区域富硒资源绿色高质量发展先锋行动队。
协同攻关,促进科技产业融合新发展
依托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地调院党支部的富硒资源科技工作,建立数据互通、技术互融、标准互认等成果交流机制,攻坚富硒产业关键技术,共同调研全国开发富硒产业先进做法和优秀案例,协同打造长三角地区互认互通的富硒产品认证标识和标准,吸引高端优质企业和资本投资富硒产业,联合打造集研学科考、地质科普、生态康养、生态旅游和休闲旅居等功能为一体的绿色新型产业,实现科技创新链与富硒产业链的融合发展。
持续深耕,打造富硒产业发展新示范
我们以宜兴太华为试点示范区,立足江苏,辐射长三角地区。从最初区域调查发现硒异常,到圈定富硒土地开发富硒农产品,开展申报国家天然富硒土地认证,再到探索富硒成因深化富硒产业发展,我们正在打造长三角富硒调查-监测-评价-服务试验示范区,通过交流富硒土地生态地质调查新技术新成果,研讨健康地质调查新举措和新方向,持续做大富硒产业规模、擦亮产品品牌、延伸产业链条,建成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富硒产业发展新模式。
党建驱动,汇聚长三角绿色新质生产力
充分发挥党建驱动的政治引领作用,打破行政壁垒、提高政策协同,以党建赋能生态地质业务,推动富硒产业发展,带动乡村振兴,发挥地区特色资源优势,我们逐步实现了宜兴太华镇、丁蜀镇、张渚镇、湖㳇镇,淮安流均镇认证天然富硒土地24.8万亩,带动了当地富硒产业升级,农民收入显著提升。
未来,省地调院将继续凝聚强大合力,探索富硒新质生产力,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地质力量。(生态中心)